工具包檢索 可依據教育階段、學校國際化指標面向、次要面向、指標與關鍵字進行工具包搜尋。

搜尋結果

F 國際夥伴關係
F-1
積極建立國際合作關係
F-1-1
主動尋求國際夥伴。 (必要)
國小
1.
至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2.0全球資訊網之雙邊交流線上平台登錄學校基本資訊。
2.
設定國際交流櫥窗之交流種類,透過媒合平台主動尋求國際夥伴進行交流活動或課程。
3.
完成上網填寫IEW後之畫面截圖。
F 國際夥伴關係
F-1
積極建立國際合作關係
F-1-2
締結國際姊妹校或國際夥伴學校。 (選項)
國小
1.
統計國際姊妹校之清冊。
2.
呈現姊妹校締結資料。
3.
評估並描述與姊妹校合作的效益。
4.
國際夥伴學校交流課程或合作方案。
F 國際夥伴關係
F-2
參與國內的國際交流活動
F-2-1
師生參與國內實體或線上國際交流活動。 (選項)
國小
1.
各項在國內辦理之國際交流活動如研討會、文化體驗、國際志工、實體接待或線上交流等成果資料。
2.
上述成果資料內含活動名稱、目的、內容、師生名冊及效益簡述。
3.
彙整學校師生參與國際志工服務活動之相關資料。
F 國際夥伴關係
F-3
參與海外國際交流活動
F-3-1
師生參加國外實體國際交流活動。 (選項)
國小
1.
彙整師生參加國外技能/語言學習、遊學、姊妹校交換、會議、競賽、展演等相關資料。
F 國際夥伴關係
F-4
擴大國際合作成效與影響
F-4-1
參與校內、外之國際交流分享活動。 (選項)
國小
1.
學生參加校內外國際交流成果透過展覽、座談或活動專網、粉絲頁等實體或線上公開分享。
2.
國際交流成果可結合班親會或學校日、校慶運動會等辦理,擴大效益。
3.
彙整辦理之相關資料。
4.
積極參與國際教育資源中心(IERC)辦理之國際教育社群(IEG)並留有紀錄。
A 國際化目標與特色
A-1
訂定推動學校國際化之願景、目標與策略及行動方案
A-1-1
訂定學校國際化之發展願景、目標、策略及行動方案於校務發展計畫或國際教育推動計畫。 (必要)
國中
1.
成立國際教育推動委員會,明訂組織分工與職掌等。
2.
盤點學校有利於國際教育推動發展的背景、條件、特色、資源、人力等因素,進行SWOTs分析。
3.
依SWOTs分析結果擬定國際教育推動短期與中長程發展計畫,訂定學校國際化發展願景、目標、策略及行動方案。
4.
於課發會及各領域教學研究會議宣導國際教育推動之內涵,提供具體可行的規劃作為並徵詢教師意見,充實課程設計與實施。
5.
於各類相關會議宣導國際教育推動短期與中長程發展計畫,以凝聚全校共識。
6.
國際教育短期與中長程發展計畫融入校務發展計畫,提交校務會議表決通過。
A 國際化目標與特色
A-1
訂定推動學校國際化之願景、目標與策略及行動方案
A-1-2
定期檢核年度推動現況、成果及困難,並提出具體可行的改善行動策略。 (選項)
國中
  1. 定期召開國際教育推動委員會(每學期兩次,分別於期初與期末辦理)。
  2. 於會議中討論推動現況、遭遇困難及改善策略。
  3. 於期末會議提出整學期之推動成果,討論改善策略,並邀請專家學者諮詢輔導,做為新學期國際教育推展之參據。
  4. 將會議記錄與推動成果造冊留存。
B 學校國際化
B-1
建置外語/雙語服務的國際化校園
B-1-1
建置外語/雙語服務的國際化校園。 (必要)
國中
  1. 參照校園英語標示參考網站,盤點本校校園平面地圖、設施標示及校園標語雙語化情形,列出擬製作及欲調整雙語詞彙之清冊。
  2. 會請本校具專長教師協助核對與校正相關標示、標語、平面圖的雙語詞彙。
  3. 製作、採購相關雙語標示與標語,安裝至妥善的地點。
B 學校國際化
B-2
建置外語/雙語學校網站(頁)
B-2-1
建置外語/雙語學校網站(頁)。 (必要)
國中
 
  1. 透過各處室提案彙整,經由國際教育推動委員會研議,確認學校網頁雙語化版面、標題、主題與內容。
  2. 由網站主責單位與本校雙語化相關專長教師合作建置網頁上各項資訊雙語化。(包含項目:學校簡介、學校特色、重要行事曆、學校地址與交通資訊、國際交流負責窗口人員之聯絡資訊)。
  3. 於學校網頁中設置國際交流聯絡窗口之電子郵件信箱,由負責人員定期收信與回覆,並副知校長、一級主管、相關承辦處室人員,進行必要之對口互動。
  4. 於本校網頁中設置學校國際化相關成果訊息入口或連結網頁,並定期更新內容。
B 學校國際化
B-2
建置外語/雙語學校網站(頁)
B-2-2
提供外語/雙語動態訊息。 (選項)
國中
1.
將學校各項辦理活動文件,逐步翻譯成雙語。
2.
製作參考格式及常用英語文字庫供各業務單位參考。
3.
將輸出之雙語電子報或電子公布欄之報導,標題以簡單易懂之外語呈現大致文意。
4.
將學校國際化之雙語活動成果、動態影音,以外語/雙語放置在網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