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北市立永平高級中學

讀「德」之見--臺德文化探究體驗

:::
行政及夥伴機制
課程及教學實施
評估及修正機制
  1. 與德國姊妹校承辦教師電子書信聯繫或視訊會議討論安排交流行程
  2. 釐清招標需求
  3. 甄選交流學生
  4. 辦理招標
  5. 安排學生接待家庭與培訓課程分組
  6. 學生基本資料建檔及護照收集與辦理
  7. 舉辦家長行前說明會
  8. 與德國姊妹校教師擬定學生海外學習課程相關事宜
  9. 建立聯繫群組公告交流活動資訊
  10. 開設雲端共用學習平台
  1. 討論交流課程主題
  2. 商議德國日、臺灣日交流課程活動細節
  3. 編制課程與交流手冊(附件永1-1)
  4. 印製學習單、指導學生設計團服(附件永1-2)
  5. 辦理交流學習主題課程(含規劃學伴課程及國際禮儀課程)
  6. 辦理行前文化理解課程(德國文學課程及認識文化禁忌)
  7. 訂定課程規範及注意事項(附件永1-1)
  8. 建置學生學習檔案
  9. 辦理國際素養與認識外交應對
  10. 建立分組課程資料
  1. 因應及時行程調整課程與建立備案
  2. 及時調整學生學習成效之課程內容

 

(一)遴選交流學生方式

學生資格
保障弱勢生至多3
甄選具接待家庭素養的高一、高二學生,家中有獨立房間為佳,若符合經濟弱勢學生扶助資格者(指具有低收入戶證明文件者),參加本校國際交流獲優先權,學生人數每12人至多可含2位經濟弱勢學生。
遴選條件
若條件相同,經濟弱勢者優先
1.
公開甄選積極、主動的學生。
2.
具備英語文表達的能力。
3.
甄選前校網公佈甄選辦法,公開辦理甄選面試。

 

(二)行前課程規劃:

(1) 學校準備:

(一) 推動校園培養多元文化理解風氣

  1. 設置單一窗口與專責單位,對準學校願景,兼顧縱向與橫向發展規劃國際教育,由圖書館綜整全校國際交流事務,由教務處規劃德國姊妹校主題式交流業務。
  2. 本校為新北市國際教育任務學校,透過推出三大多元課程「國際人才系列課程」、「科技青年系列課程」、「美麗人生系列課程」及針對新課綱校訂必修「永平小導遊課程」,期望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國際人才,勇於推廣各國之美。

 (二) 提升本校學生創新思考與科技應用能力

  1. 發展以「科技設備」授課為主之校訂必修及多元選修課程。
  2. 將教學現場主角還給學生,鼓勵學生系統思考與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2) 教師準備:

(一) 組成培訓團隊並撰寫計畫

與永平高中小導遊課程PLC、國際競合力世界公民PLC團隊、生命教師PLC團隊合作,組成本案教師帶領暨培訓團隊。

(二) 交流學校的溝通聯絡

  1. 雙方教師每年持續透過社群媒體與信件確認彼此對於國際交流的期待與想法。
  2. 與德國「文特瑞德中學」教師團隊一同規劃主題式小論文合作編輯發表、安排富有當地代表性特色之參訪行程。

(三) 規劃校內培訓課程

  1. 文化理解課程:
    (1) 邀請本校第二外語師資與在臺學習之國際交換生分享中西文化差異。
    (2) 品讀德國文學,瞭解當代青少年文化。
  2. 小導遊特色課程:「德國潮流」vs「臺灣魅力」差異比較。
  3. 小論文學術研究課程:設計「創造力、閱讀力、表達力」學術專題相關培訓課程。

(四) 辦理德國/臺灣實地踏查地點 (含歷史地理演變、產業經濟發展、傳統文化等課程)

(3) 學生準備:

(一) 了解與德國相關的社會脈絡及國家文化知能。

(二) 參與行前訓練課程:涵蓋基礎德語課程、臺灣傳統手作課程、國際禮儀應對、德國社會人文概況、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議題總覽、急救訓練。

(三) 學習有效分工、蒐集主題式資料,經過整理與分析,製作成英文小論文專題。

(四) 參加校內各項培訓課程與工作坊。

(五) 討論如何將臺灣傳統之美傳達給德國師生。

 

時數
課程/活動內容
師資
地點
2020
9月-12月
(約36小時)
【文化理解課程】
德國文化認識—經典閱讀課程:
  1. David Safier:《Karma帶你上天堂》
  2. Erich Kastner:《說不完的故事》
  3. Michael Ende:《默默》
  4. Erich Kastner:《飛行教室》

單元課程目標

(一) 知識探求

  1. 認識德國文學與青少年文化。
  2. 學習本文描寫人物及處理情節的技法。

(二)能力培養

  1. 能從刻劃人物、營造情境、推展情節各方面欣賞現代小說。
  2. 能以口述報告或是戲劇的方式,解說故事情節。

(三)情意陶冶

從主角巴斯提安及六位主角的經歷,省思自身人際互動,培養與人為善、遇事機警勇敢的處事態度。

二、課程設計

  高一結合「生命教育」,全年級共讀《Karma帶你上天堂》,透過線上測驗檢視學生閱讀成果,並透過閱讀心得寫作、跨校網讀發表,提升學生的閱讀力與表達力。高二則以「生涯定向為主軸」,規畫閱讀《默默》、《說不完的故事》、《飛行教室》(三選二)。透過繪本製作、行動學習(利用課間工具-平板載具教學)、分組討論、專題發表、人文月舞台聲情展演、以及Kahoot搶答等活化課程,深化學生的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年級

閱讀書目

引導方式

學習活動

評量方法

成果分享

高一

●卡碼帶您上天堂

●默默

●講授

●Ipad平版

●主動式學習AL

●問題導向學習PBL

●線上題庫測驗

●紙筆測驗

●小組報告

●創作

●跨校網讀

高二

●說不完的故事

●飛行教室

●辯論

●資訊課間工具

●KHOOT

●合作式學習CL

●探索式學習IBL

●角色扮演

●小組簡報

●戲劇

●相聲

●舞台展演

●繪本創作

●劇本改寫

★德國聲情之美成果發表

高三

●自主學習

●延伸閱讀

●個案研討

●實習操作

●模擬再現

●實驗型態

●說書人

●專題報告

●社區說書人

●小論文專題

  在國際化方面,我們與德國姐妹校的學生透過教室連結共讀德國文學,並於兩校互訪時,用流利的英文發表德國文學專題,並介紹本國文學,以深化國際交流的內涵,並藉此提升永平學子閱讀力與英語表達能力。

學生學習的能力和素養

  1. 透過閱讀德國文學,瞭解德國青少年成長文化與本國成長文化之差異,或跨國文化與本國文化之差異。
  2. 熟習小說情節營造之技巧,培養欣賞並分析小說人物性格能力,訓練口頭講演能巧及臺風。
  3. 藉由閱讀《說不完的故事》進而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受到現實環境的限制而失去夢想,並從中獲得人生啟發。
  4. 藉由閱讀《飛行教室》進而反思自己在校園生活中,是否與同儕在友情、正義、歡笑、淚水、溫馨中不斷成長,並從良師益友中獲得人生啟發。

教學引導與設計

(一) 學生閱讀能力為中等,具有自行閱讀能力。部分同學會缺乏學習動機的情形。當老師發現時,會藉由課堂分次提問︰

  1. 「故事內容中,哪個情節最令你印象深刻?為什麼?」
  2. 「這個故事帶給你什麼樣的啟示?」
  3. 「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怎麼改寫結局?」

每個小問題請班上同學討論5分鐘,當少數尚未開始閱讀文本的學生,發現他們無法加入同學的話題,或發現同學們立論有據獲得同儕的認同時,會提高自我閱讀的動能。

(二) 教學者同步於平版的雲端上建立分享平台(如下圖為htc平版線上電子書分享),學生可點選各章節,於線上觀看電子書,發揮行動載具之功能。

(三) 此外教師設計「課後線上大哉問」每位同學皆有帳號上去發表及貼文,師生皆可看見彼此討論的向度及深度,此模式有效激發參與學習及討論的動機。

(四) 透過藝能科之音樂、美術、藝術生活及電腦資訊等課程,指導學生製作繪本、製作PPT、舞臺展演等技能。

(五) 辦理大師開講(主題式專題講座)、人文實察(主題式校外教學)及偏鄉文學導讀(說書人)活動,深化學生學習。

學生學習評量方式與檢核方法(附件永1-3)

  1. 各章節內容課間工具問答
  2. 各章節內容題目線上測驗
  3. 各章節內容題目彙整紙筆測驗
  4. 各組上台報告70%(老師評分30%、學生評分40%)、紙筆測驗各組平均分數30%

 (一) 進行發表心得競賽:

  1. 時限:
    每組限5至6分鐘(5分鐘~6分鐘,不扣分)。時間超過或不足時,每半分鐘扣1分,未足半分鐘,以半分鐘計;5分鐘一到按鈴,超過6分鐘則按長鈴,要求停止發表、表演。
  2. 內容:以共同閱讀之德國文學名著為限,不得更改故事情節。
  3. 評分:

(1) 整體內容(結構、詞彙)50%

針對共讀名著,挑選最有印象的情節以口語介紹或戲劇表演方式呈現,並報告閱讀心得以呈現主題與哲理。

(2) PPT設計20%

a. 第一張ppt需呈現發表主題,第二張ppt需呈現全組成員之班級座號姓名及職務分工

b. 其餘ppt呈現表演及心得報告內容

c. 台風(儀容、態度、表情)20%

d. 全組默契、展演流暢度10%

  1. 前三名為特優,將於成發時對全年級發表。

(二)舉行「《飛行教室》知識王」競賽:

  1. 第一階段五題由各班推派兩名選手進行Kahoot搶答
  2. 後五題由各班隨機抽籤,抽兩名代表參加,如與前階段選手重複或請假缺席者由座號後一號遞補。
  3. 最後積分高的前三名班級為優勝。

內聘講師

臺灣

2021

1月-3月

(約16小時)

【小導遊培訓課程】

  1. 日常生活德語、德國文化概述
  2. 英語自我介紹、英語書信溝通及撰寫
  3. 台灣日系列課程I:台灣地理與政治
  4. 台灣日系列課程II:古今台灣歷史與宗教文化
  5. 台灣日系列課程III:簡易中文學習
  6. 台灣日系列課程IV:傳統手工藝製作(1)
  7. 台灣日系列課程V:傳統手工藝製作(2)
  8. 台灣日系列課程VI:原住民傳統歌曲及舞蹈
  9. 台灣日系列課程VII:臺灣節慶與禁忌
  10. 台灣日系列課程VIII:臺灣民俗童玩
  11. 美姿美儀訓練、國際禮儀教學
  12. 訪德前培訓成果發表會(兩場)

一、單元目標

(一) 知識探求

  1. 認識校園及週邊環境的文化特色。
  2. 認識臺灣著名景點的地理特徵及其人文歷史。
  3. 認識臺灣節慶與禁忌等文化內涵。
  4. 認識德國地理、文化特色。

(二) 能力培養

  1. 學會以條理清晰的口語表達介紹臺灣。
  2. 學會隨時展現良好的儀態。

(三) 情意陶冶

藉由向國外來賓介紹臺灣,更能深入了解臺灣的景物、文化,認識自己生長的土地,深化國家、鄉土認同。

課程設計

教學課程內容:

(一) 表達訓練─Presentation skills

學習內容:

  1. 如何擇定一主題,組織有條不紊、層次分明的介紹與說明
  2. 學習有效的口語表達技巧,避免過多贅字
  3. 製作有效傳遞訊息的ppt
  4. 學會寫有禮貌且格式正確的email

(二) 儀態訓練─美姿美儀訓練、國際禮儀教學

學習目標:

  1. 學會展現良好的儀態
  2. 學會食衣住行等國際禮儀

(三) 語言課程─英、德語生活日常用語教學

學習目標:

  1. 學會日常溝通所需的外語
  2. 學會常用句型,並靈活運用於各種場景

(四) 地理實察課程─英語介紹永平高中、介紹臺灣著名景點、自導式課程:臺北捷運觀光路線安排(a.松山菸廠、臺北101;b.大稻埕、西門町;c.淡水老街、紅毛城)

學習內容:

  1. 學會有條理地介紹校園、臺灣著名景點
  2. 學會安排臺北捷運觀光路線、介紹沿途景點的歷史與文化

(五) 文化課程─臺灣節慶與禁忌介紹、水餃製作、中國結製作、安平劍獅彩繪、童玩體驗、原住民藝術體驗

學習內容:

  1. 認識節慶與禁忌的文化意涵,並簡單向外國朋友說明
  2. 學會製作特色食物
  3. 認識傳統藝術、童玩、原住民藝術
  4. 能夠帶領外國朋友體驗傳統藝術、童玩、原住民藝術

學生學習評量方式與檢核方法

  1. 各單元課程學習單
  2. 個人英文自我介紹書面資料
  3. 全組規劃捷運一日遊並繳交分組簡報,須用英文報告
  4. 個人繳交參與交流活動心得報告一份(500-1000字)電子檔(含4-6張照片),於交流活動結束後繳交
  5. 發表製作臺德文化專題比較簡報或影片

內聘:

劉怡伶主任

周映彤組長

王雲君老師

張育齊老師

林建勳老師

外聘:

領域專家

臺灣

4月-6月

(約16小時)

【小論文研究課程】

  1. 題目發想我不怕
  2. 資源一把抓-蒐集素材
  3. 簡報製作8個黃金法則
  4. 口語、台風表達技巧指導

一、單元目標

(一) 知識探求

  1. 學習研究的流程與方法。
  2. 臺德專題比較。

(二) 能力培養

  1. 培養學生簡報製作、發表能力。
  2. 培養學生查找資料與整理資訊能力。

二、課程設計

(一) 小論文專題課程──小論文營隊、論文簡報製作課程

學習內容:

  1. 學會擬定論文題目。
  2. 學習論文格式與研究方法。
  3. 參與小論文徵件與投稿。

. 學生學習評量方式與檢核方法

  1. 製作專題小論文。
  2. 製作小論文專題簡報並發表。
  3. 製作小論文專題海報。

內聘:

劉怡伶主任

周映彤組長

王雲君老師

張育齊老師

林建勳老師

 

外聘:

領域專家

 臺灣


 

行政及夥伴機制
課程及教學實施
評估及修正機制
保持交流團師生國內外聯繫通暢與適時回報家長學生狀況
1.
隨時掌握交流課程內容及適時調整
2.
及時辦理課程回饋與反思
3.
晚間進行課程活動各組資料上傳
隨時與姊妹校夥伴再確認行程細節並掌握突發事項及時調整與安排修正
 

交流行程規劃

日期
課程/活動內容
師資
地點
6/25
啟程:臺灣桃園機場出發前往德國法蘭克福機場
臺灣:
劉淑芬校長
劉怡伶主任
周映彤組長
王雲君老師
張育齊老師
林建勳老師
 
 
德國:
Martin老師
及其教師團隊
德國
6/26
1.
文化歷史課程─參觀海德堡新舊城區
2.
宗教課程─新教教堂分組信任體驗、祈福儀式
3.
與德國學伴相見歡
6/27
禮儀課程(家庭日):
由學生各自接待家庭安排家庭活動,學習外宿禮儀,並協助寄宿家庭整理家務
6/28
禮儀課程(家庭日):
由學生各自接待家庭安排家庭活動,學習外宿禮儀,並協助寄宿家庭整理家務
6/29
入班學習課程
1.
分組入班學習─體驗德國文特瑞德中學校園生活
2.
午餐交流─體驗校園文化與德式用餐方式
3.
盛大體育活動─兩校球類友誼賽
6/30
地理文化課程、音樂文化課程─
1.
徒步健行,拜會辛德芬根鎮長,認識當地行政組織脈絡及熟悉姊妹校地理文化
2.
參加姊妹校音樂會,登臺表演德文/中文歌曲
7/1
自然人文課程─
參觀當地賓士博物館、體驗巴伐利亞傳統舞蹈、製作德國傳統美食,如披薩、烤香腸……
7/2
文特瑞德中學文化交流課程
1.
臺灣日(分組)文化闖關體驗,增進德國師生對臺灣本土文化的認識
2.
家政工藝課程─體驗德國家居生活
7/3
斯圖加特一日城市探索課程─
認識德國城市,學習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7/4
跨國歷史課程─
認識連接奧地利、瑞士、德國的波登湖及坐落於此地的德國第一高的教堂,以及其他史前遺跡
7/5
禮儀課程(家庭日):
由學生各自接待家庭安排家庭活動,學習外宿禮儀,並協助寄宿家庭整理家務
7/6
文特瑞德中學合作小論文主題發表會─
根據所見所聞,臺德學生共同以英文發表學習成果
回程:法蘭克福機場出發回到臺灣
 

行政及夥伴機制

課程及教學實施

評估及修正機制

  1. 經費核結並函送成果報告
  2. 寄發德國姊妹校學校感謝函
  3. 持續與海外姊妹校保持聯繫
  1. 驗收學生心得分享及成果發表會
  2. 認證學生學習歷程檔案
  3. 頒發學生參與證書或證明
  4. 辦理國際素養及後測評估問卷
  1. 辦理問卷調查及檢討會議
  2. 辦理評估檢討會做成改善記錄後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