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量化成果

針對本校商業經營科二年級1個班,總計35位學生進行教學,以本課程計畫之總結性評量──永續發展的國際行銷:推廣台灣有機農產品進行依據所設定之評量規準之量化分析統計,結果如下:

向度 統計結果 分析描述

議題辨識力

(國U10)

學生能從課程活動中明確辨識國際行銷與永續發展的核心議題,理解文化多樣性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並能將其連結至行銷方案的設計。在調查各國市場需求與製作比較表的過程中,學生展現出良好的議題敏感度,能說明不同文化如何影響行銷策略,體現課程強調的「永續發展的國際行銷策略」學習目標。

合作力

(國U9)



透過模擬交流活動,以及利用 AI 主播與短影音進行國際推廣,學生展現出跨文化溝通的能力。多數學生能在小組討論中積極表達意見,並結合不同成員的觀點完成企劃,體現跨國合作的精神。課程過程中,學生已能意識到文化差異並嘗試提出適合的本地化調整方案,展現具備國際合作的潛能。

方案執行力

(國U3)


學生在設計「台灣有機農產品環境友好型行銷策略」研究報告及短影音拍攝時,展現了實際操作與任務執行的能力。大部分小組能依時完成行銷方案與數位作品,並在模擬推廣活動中有效表達策略內容,顯示其在任務分工、創意運用及數位工具整合上的良好執行力,符合課程強調的「責任生產與消費」及永續行動目標。

成效反省力

(國U12)

學生在課程最後的反思活動與評量中,能檢視所設計的行銷方案是否兼顧盈利與永續發展,並針對文化適應性與消費者需求提出改進建議。部分學生能深入探討其策略在全球推廣下的限制與挑戰,展現具體的修正方向,顯示其在學習歷程中具備良好的反思能力與自我改進意識。

2. 質性成果

活動名稱 永續發展的國際行銷:台灣有農產品之推廣 主持人 陳柏臻
日期 114年 1 月 7 日 時間 10:00  ~ 13 :00
參加人員 本校師生共計40人 地點 電五、商科大樓
活動照片
圖1 國際行銷與SDGs講述 圖2 各國農產行銷比較
圖3 學生AI擬播主播教學 圖4 學生製作AI虛擬主播影片
圖5 與德國交流農產品行銷 圖6 利用AI主播推廣國際行銷

學生回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