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評量方式

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學習目標

學習評量方式

國E1
了解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特質。

E1-1能舉出2項我國與秘魯的社會、文化特質差異。

E1-2能說出5項我國的文化特質。

E1-1 & E1-2學生能完成網路資料蒐集,製作簡報一份,進行上台報告。

國E3
具備表達我國本土文化特色的能力。

E3-1能小組合作討論,辦理一場具有臺灣節慶特色的歡迎會。

E3-2能透過簡報、歌唱、問答遊戲的方式向秘魯學伴介紹臺灣節慶、學校生活特色。

E3-1 & E3-2 學生能透過小組討論,分組設計簡報、歌唱、問答遊戲,帶領秘魯學伴體驗臺灣文化。

國J5
尊重與欣賞世界不同文化的價值。

J5-1能舉出臺灣與秘魯在地理環境、節慶、飲食、服裝、校園生活的文化差異各2點。

J5-2能尊重秘魯學伴文化,並協助秘魯學伴適應臺灣學習模式。

J5-1學生能在學伴日記中寫出臺秘之間地理、節慶、飲食、服裝與校園生活的差異紀錄。

J5-2教師觀察並記錄學生的適應活動表現。

國E9
運用多元方式參與學校的國際文化活動。

E9-1能參與臺秘交流成果發表會,進行秘魯文化闖關活動。

E9-2能進行2分鐘的秘魯交流活動口語分享。

E9-1 能與社區夥伴完成闖關活動卡。

E9-2 學生能組織2分鐘的心得成長,並在臺上與同儕進行口頭分享。

 

二、學習評量結果

1.「簡報與分享」評量規準

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學習目標

學習評量方式

國E1
了解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文化特質。

E1-1能舉出2項我國與秘魯的社會、文化特質差異。

E1-2能說出5項我國的文化特質。

E1-1 & E1-2學生能完成網路資料蒐集,製作簡報一份,進行上台報告。

評量規準

評量內容

優良

良好

團隊合作

積極參與小組討論,能分享自己的想法,協助成員找到適用資訊。

積極參與小組討論,能聆聽他人想法,找到適用資訊。

參與小組討論,能聆聽他人想法,並尊重其它人提出的資訊。

資料蒐集

能找到不同媒介的資料,摘錄重點,提供小組討論。

能找到不同媒介的資料,提供小組討論。

能找到一個媒介的資料,提供小組討論。

簡報內容

能提出2個以上臺秘節慶的例子,傳遞正確清楚的圖文概念,並提出異同。

能提出1個臺秘節慶的例子,並傳遞說明概念。

能提出臺灣節慶的例子,並傳遞說明概念。

簡報製作

能透過清晰的圖表配合整理議題,並透過摘要重點的方式呈現簡報。清晰而簡明。

能明確地使用簡報,將內容摘要放置在簡報之中。簡報呈現清楚。

能使用簡報將多數資料放至在其中。仍需要讀者自行了解。部分簡報動畫與插圖可再行更正。

報告表現

報告過程中音量適當,能讓聽者清楚的了解議題。

報告過程中多數時間音量適當,能讓聽眾了解大部分的內容。

報告過程中音量較不清楚,需要教師協助補充或學生提問。

  1. 本交流活動中,共計參與班級為六年級9個班,共計270人,各班分成六個小組,每個小組5人。在團隊合作部分達到優良有54%、良好者有32%、而達到可的部分有14%、資料蒐集部分分別為:66%、30%、4%、簡報內容部分則分別為:68%、30%、2%、簡報製作部分分別為:51%、43%、6%、報告表現部分則為:47%、51%、2%。
  2. 學生於交流培訓課程中學習臺灣與秘魯的文化差異,在課程初期學生對於臺灣印象多半為觀光局提供的臺北101、珍珠奶茶等傳統印象,透過老師的引導學生轉而針對北投在地的機車派送、竹子湖等進行介紹,學生同時表示這也是自己第一次了解北投的在地文化。在製作簡報上,同步協請電腦老師針對資料蒐集以及簡報製作技巧,幫助學生在簡報製作上更能有組織性。

 

2.「文化歡迎會」評量規準

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學習目標

學習評量方式

國E3
具備表達我國本土文化特色的能力。

E3-1能小組合作討論,辦理一場具有臺灣節慶特色的歡迎會。

E3-2能透過簡報、歌唱、問答遊戲的方式向秘魯學伴介紹臺灣節慶、學校生活特色。

E3-1 & E3-2 學生能夠過小組討論,分組設計簡報、歌唱、問答遊戲,帶領秘魯學伴體驗臺灣文化。

評量規準

評量內容

優良

良好

團隊合作

積極參與小組討論,能分享自己的想法,協助成員找到適用資訊。

積極參與小組討論,能聆聽他人想法,找到適用資訊。

參與小組討論,能聆聽他人想法,並尊重其它人提出的資訊。

計畫規劃

計畫規劃表清楚有條理,具可行性,並能提供完整工作分配。

計畫規劃表完成,部分細節仍需教師提醒,能具可行性,並能有工作分配。

計畫規劃表需教師協助更正,可行性待討論,團隊部分成員工作分配不均。

計畫執行

能在歡迎會上,大方地將規畫表上內容執行完整。

能在歡迎會上,將規畫表上內容執行八成以上。

能在歡迎會上,將規畫表上內容執行半數以上。

  1. 本交流活動中,共計參與班級為六年級9個班,共計270人,各班分成六個小組,每個小組5人。在團隊合作部分達到優良有69%、良好者有21%、而達到可的部分有10%、計畫規劃部分分別為:55%、31%、14%、計畫執行部分則為:57%、34%、9%。
  2. 學生於歡迎會中,透過小組的合作討論,9成組別皆能提出自己想法,並且分配工作執行,部分組別則須透過與老師引導後,協助分配工作,提出小組的歡迎活動。在歡迎活動部分,七成學生結合中秋節進行傳統節慶活動體驗與介紹,二成則是針對學生在臺灣與秘魯的生活進行校園生活大問哉,少數則是針對小組成員有的才藝進行表演與分享。

學生歡迎會

學生透過才藝吉他演出,演奏臺灣民歌歡迎秘魯學生來台,寄予秘魯學伴祝福。

學生透過扯鈴表演,歡迎秘魯學生到來,秘魯學伴感到十分驚奇!

小組自行設計歡迎小短劇,透過投影片與劇情設計,上演一齣歡迎短劇。

學生透過中秋節剝柚子活動,帶領秘魯學生領會一場臺灣節慶美食之旅。

 

3.「文化尊重與欣賞」評量規準

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學習目標

學習評量方式

國J5
尊重與欣賞世界不同文化的價值。

J5-1能舉出臺灣與秘魯在地理環境、節慶、飲食、服裝、校園生活的文化差異各2點。

J5-2能尊重秘魯學伴文化,並協助秘魯學伴適應臺灣學習模式。

J5-1學生能在學伴日記中寫出臺秘之間地理、節慶、飲食、服裝與校園生活的差異紀錄。

J5-2教師觀察並記錄學生的適應活動表現。

評量規準

評量內容

優良

良好

文化理解

尊重與秘魯學伴交流的過程,謹慎禮貌地使用語言,並能了解臺秘文化差異。

多數時間尊重與秘魯學伴交流的過程,能試著用語言與學伴相處,能知道臺秘文化差異。

秘魯學伴交流的過程中少數時間發生衝突,較少使用語言與學伴溝通,能知道臺秘文化差異。

學伴日記

能在學伴日記上寫下交流過程中與學伴相處的紀錄,並記錄臺秘之間的差異。

能在學伴日記上寫下交流過程中與學伴相處的紀錄,但多數為敘述性事實。

能在學伴日記上寫下交流過程中與學伴相處的紀錄,但多為流水帳。

  1. 本交流活動中,在文化尊重與欣賞部分,針對學生個人參與部分進行評量,在此部分文化理解上,達到優良的有55%、良好者有40%、達到可者5%。學伴日記的部分則分別為63%、31%、6%。
  2. 學生在文化尊重與欣賞部分,在交流初期部分學生感到興奮,故在交流上會充滿熱情,並能扮演具有禮儀規範的學伴,但在交流後期,由於語言溝通不易,約有2成學生放棄與他人交流,已將同伴是為和自己每日生活的同學。而約1成學生因與秘魯學伴過於熟稔,故開始會出現玩樂嬉鬧的小衝突,需要老師提醒與排解。

 

【學伴日記】

露西安娜來台灣已經一個月了,第一次吃午餐時,看她盛的的不多,她拿起湯匙把食物翻一番,吃了一口,接著一直吃,也許她覺得不錯吃,跟我完全相反……,本來我對秘魯人的印象不是很好,但是他們來了一個月,我對她們的印象也慢慢轉好……

 

學生透過與學伴相處更進一步了解秘魯文化。

【學伴日記】

因為如果我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又聽得不是很懂,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可能我們還不熟吧!我相信經過時間的磨合,應該可以拉近關係吧!

透過觀察學伴的日常相處,臺灣孩子能夠同理他人感受。

學生在自己的學伴日記中記錄學習到的西班牙語,為了要和學伴們溝通。

 

4.「歡送會」評量規準

國際教育議題實質內涵

學習目標

學習評量方式

國E9
運用多元方式參與學校的國際文化活動。

E9-1能參與臺秘交流成果發表會,進行秘魯文化闖關活動。

E9-2能進行2分鐘的秘魯交流活動口語分享。

E9-1 能與社區夥伴完成闖關活動卡。

E9-2 學生能組織2分鐘的心得成長,並在臺上與同儕進行口頭分享。

評量規準

評量內容

優良

良好

活動參與

能完成臺秘交流闖關卡內容10關。

能完成臺秘交流闖關卡內容8關。

能完成臺秘交流闖關卡內容半數關卡。

口語內容

能針對問題與交流歷程提出細節、例子闡述主要想法回應問題。

能針對問題與交流歷程提出說明來回應問題。偶爾離題或過於簡要。

需要教師引導提供架構,方能針對問題與歷程提出問題,偶而離題或無法回應。

口語表達

口語表達量適當,能讓聽者清楚的了解議題。

口語表達中多數時間音量適當,能讓聽眾了解大部分的內容。

口語表達音量較不清楚,時而斷斷續續,需要教師協助補充或學生提問。

(1)本交流活動中,在口頭回饋部分,針對學生個人參與部分進行評量,在此部分口語內容

表現上,達到優良的有40%、良好者有51%、達到可者9%。口語表達的部分則分別為47%、51%、2%。

(2)學生參與交流成果發表會活動邀請了自己的親人朋友,當天許多家長、社區民眾也熱情參與,讓整個北投瀰漫著濃濃的異國風情。同時家長也表達終於看到孩子口中的秘魯學伴了,感覺這段交流的時光,孩子也從彼此相處中建立了濃厚的情誼。而在社區中舉辦的成果發表會也讓許多社區民眾一同認識不同國家的風土民情。

歡迎會成果

不同年級、伙伴學校的學生也一同來參與闖關活動。

社區民眾也帶著自己的孩子參與認識台秘交流的文化。

學生在分享會上分享這段交流期間的學習與成長。

臺秘學生在交流會共同經歷一場交流的回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