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遴選交流學生方式
| 學生資格 | 
 | 
| 遴選條件 | 
 | 
(二)行前課程規劃
課程理念,本課程設計主張,係以學生赴海外學習所需面臨的情境為設計核心,課程架構概有六大特色,如圖1所示。
整體課程架構規劃,係以正式課程、國際教育領導營及行前「模擬真實情境」課程等三種方式實施。正式課程是校本「國際教育課程」,在高一實施,主要內容有語言和文化學習。國際教育領導營在假日實施,課程內容以外語表達和專業設計發表為主軸,培育能運用外語與國際夥伴合作和發表的人才培育。行前「模擬真實情境」課程並考量赴海外學習可能經歷情境設計,如機場情境、社交情境、校園參訪、企業參訪、購物情境、技職學習體驗和成果發表等模擬真實情境課程。其中在語言與文化的學習方面,採長期培育方式實施,藉此讓學生有自信的進行國際交流活動和學習。請參考下列表2。
表2 行前課程規劃表
| 時間 | 課程/活動內容 | 師資 | 地點 | 
| 每周排課 | 國際教育課程── | 樟樹國際實中 | 樟樹國際實中 | 
| 假日實施 | 國際教育領導營── | 樟樹國際實中 | 本校英語情境教室 | 
| 3堂 | 109年海外技職研習活動暨行前培訓課程說明 | 樟樹國際實中 | 本校國際會議廳、圖書館閱覽室、多功能展演中心 | 
| 7堂 | 情境英語表達力── | 樟樹國際實中 | 本校英語情境教室 | 
| 7堂 | 情境英語表達力── | 樟樹國際實中 | 本校英語情境教室、宜鼎國際研發製造中心(企業) | 
| 7堂 | 情境英語表達力── | 樟樹國際實中 | 本校英語情境教室 | 
| 7堂 | 情境英語表達力── | 樟樹國際實中 | 本校職業試探中心 | 
| 7堂 | (赴美國海外技職研習) | 樟樹國際實中 | 本校英語情境教室 | 
| 7堂 | (赴美國海外技職研習) | 樟樹國際實中 | 本校英語情境教室 | 
| 7堂 | (赴美國海外技職研習) | 樟樹國際實中 | 本校英語情境教室 | 
(三)交流前行政作業機制
| 行政及夥伴機制 | 課程及教學實施 | 評估及修正機制 | 
| 
 | 
 | 
 | 
交流期間之作業分為下列兩部分,分別為交流期間課程規劃以及交流期間行政作業機制。各點說明如下。
1. 行程規劃
本次交流聚焦學生技職專業力、表達力以及國際競合力。以此規劃交流期間課程如下表4所示。
表4 交流中課程規劃
| 日期 | 國家 | 地點 | 行程任務 | 學習重點 | 
| 第一天 | 臺灣 | 桃園機場 舊金山 | 臺灣桃園機場→美國舊金山機場。 ※國際換日線當日抵達舊金山 | 出入關學習 | 
| 第二天 | 美國 | 舊金山 | 
 | 文化體驗(經濟、科學、藝術) | 
| 第三天 | 美國 | 聖荷西 | 
 | 歷史文化體驗 | 
| 第四天 | 美國 | 聖荷西 | 
 | 學校交流體驗 | 
| 第五天 | 美國 | 聖荷西 | 
 | 學校交流體驗 | 
| 第六天 | 美國 | 聖荷西 | 
 | 學校交流體驗 | 
| 第七天 | 美國 | 佛雷斯諾 | Stanford 大學之旅。 | 學校交流體驗 | 
| 第八天 | 美國 | 聖荷西 | 城市探索 | 觀光行銷推廣 | 
| 第九天 | 美國 | 聖荷西 | 
 | 職業中心體驗 | 
| 第十天 | 美國 | 舊金山 | 參訪Berkeley大學 | 學校交流體驗 | 
| 第十一天 | 美國 | 舊金山 | 美國舊金山機場→臺灣桃園機場 | 出入關學習 | 
| 第十二天 | 臺灣 | 桃園機場 | 臺灣桃園機場→板橋市府大樓 | 搭機禮儀學習 | 
2. 交流中的課程紀錄
技職研習或參訪過程,有二件重要課題:(1)教師課程觀察;(2)學生課程學習歷程。其記錄方式如下:
(1) 課程觀察學習
課程觀察指的是觀察是否有值得學習的課程主題,可以萃取成為未來學校可以發展的課程,其觀察結果,運用表5紀錄,並進行課程研發。
表5 課程觀察學習紀錄表
| 課程名稱 | 課程內容 | 教學設備 | 教學時數 | 實施機構/任課老師 | 
| Metro ED | 
 | 
 | 8小時 | Metro ED | 
| 氣壓火箭課程 
 | 氣壓火箭的工具設計製作與火箭設計製作 
 | 材料清單如下: 
 | 8小時 | 美國/ | 
(2) 學生課程學習歷程
學生課程學習歷程包括學生學習事務準備和學習歷程記錄。範例分別如表6以及表7所示。
表6 學生課程學習事務準備單
| 技職研習課程名稱 | 自備工具或材料 | 翻譯人員 | 學伴 | 
| APP撰寫課程 | Android系統手機 | ■有翻譯人員 □無翻譯人員 | ■有 □無 | 
| 潛水機製作課程 | 無 | ■有翻譯人員 □無翻譯人員 | ■有 □無 | 
表7 學生學習紀錄表
| 日期 | 課程內容 | 學生回饋省思 | 
| 
 | 
 | 體驗過程感覺到臺灣與美國教育方式的差異。例如:美國的教育制度並沒有所謂的技職教育,全部都是讀普通高中,但是學高二高三的學生可以到學區的職業訓練所學習。臺灣則是聚焦在理論,實習的時間較短。 | 
| 
 | 
 | 藉由專人介紹,我了解到了Intel企業的歷史和潛力。Intel漸漸從半導體公司轉型成數據公司,且未來也即將發展AI人工智慧等技術。臺灣在這方面仍需多加努力。 | 
3. 交流中行政作業機制
| 行政及夥伴機制 | 課程及教學實施 | 評估及修正機制 | 
| 維持國內外聯繫順暢 | 
 | 與當地人員每日確認次日行程並依據相關細節進行必要之修正 | 
完整的課程規劃應包含學習評量。交流結束後,應進行評量幫助學生回顧學習歷程,交流後評量規劃如下:
1. 交流後規劃
(1) 撰寫研習心得
(2) 國際素養學習後測評估
(3) 學生繳交學習歷程檔案
2. 交流後行政作業機制
| 行政及夥伴機制 | 課程及教學實施 | 評估及修正機制 | 
| 
 | 
 | 辦理問卷調查及檢討會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