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生態學校國際夥伴計畫Eco-campus

:::

國際教育現況分析

學校近二年推動國際教育課程之情形

課程進行方式
國際專案學習交流
  1. 依據生態學校課程規劃,與夥伴學校各自進行校內環境生態檢測、擬定行動方案、執行行動、檢視成效做成簡報、提出報告及省思。
  2. 課程中學生與夥伴學校--美國德州休士頓Seguin小學,利用iEARN專案平台互動,報告方案計畫內容、執行情形、成效與困難,討論提出改善建議,落實文化溝通與國際合作,讓學生從課程中體認到公民行動的真諦及全球依存的事實。
課程類型
部定課程
校訂課程
以校訂課程「資訊素養」為主軸,協同另一校訂課程「走讀國際」,並融入自然領域課程實施。
課程主題
全球議題
「生態學校國際夥伴計畫Eco-campus」側重全球議題中的環境與永續主題軸,由課程中培養孩子主動學習、跨文化學習的能力。
統整模式
跨領域統整
  1. 以跨領域校訂課程為主軸,輔以自然課深入探究。
  2. 與iEARN國際專案合作專案 (Collaborative project website)結合執行。
相關之課程領域
語文
數學
社會
自然科學
綜合活動
科技
藝術
健康與體育
  1. 部定課程:自然課帶領學生進行自然資源使用之探究,從學校水、電使用情形,解讀水費單、電費單,到了解校內太陽能光電設置及功效,省電省水的可行方式等議題深入探討。
  2. 校訂課程:主軸課程為六年級上學期資訊素養,依據「生態學校七大步驟」,結構性的依序執行。與國際夥伴之聯繫與互動,於另一校訂課程走讀國際內實施,經由iEARN國際專案合作專案平台進行討論,輔以其他網路媒介,如Meet、Hangout、email機動性的進行意見交流、討論及省思。兩大校訂課程皆為超學科統整(trans-disciplinary integrated),打破既有的領域疆界及桎梏,以更整體宏觀(holistic perspectives)進行課程規劃,藉由生活情境(authentic situation)之專案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訂定課程主軸,奠定學生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溝通表達(communication)、團隊合作(collaboration)、解決問題(complex problem solving)及創造實踐(creativity and action)關鍵5C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