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水資源:「非」懂不「渴」與關懷行動

評量規準

評量項目

精熟: 5分

優:4分

尚可:3分

待加強1分

主題概念正確性

精準且正確表達主旨與意涵

大致清楚理解內容與主題

能簡單說明主題與相關內容

錯誤訊息,概念不清

書寫內容豐富具邏輯性

能關注敘述邏輯性,舉證說明內容豐富

能有效說明內容,合理舉證內容並且說明

能掌握文章主題,但舉證說明條理不清晰

書寫內容乏味、邏輯薄弱

表達力與感染力

能精準表達概念與想法,內容深植人心

掌握主旨,清楚表達,產生共鳴

能簡單描述,讓聽眾理解

無法正確表達與說明

獨創性與創造力

能有創意且內容具有獨創性,令人印象深刻

表達形式有創意且獨創性佳

能掌握主題,但是獨創性與創造力不足

想法普通,概念普通無創新

 

 

以九年級濾水實作與各領域設計相關探究是課程分析出,超過6成同學能正確表達主題,在書寫邏輯與發表的感染力上有出色的表現。但是在獨創性與創造力的表現上稍顯普通,綜合歸納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長期只專注教科書研讀,對於外在事物的探究與分析的能力非常薄弱。課程設計小組結論出探究式將成為往後課程設計的主軸。

學生質性回饋

  1. 透過分組合作來討論搜集資料、實作濾水,讓我們可以觀摩到其他組別的素材、方法與竅門,讓我們對濾水課程更有概念。
  2. 原來我們打開水龍頭喝來的水要經過這麼多層的關卡,我要好好珍惜「喝水」。此外瓶裝水固然很方便、也容易攜帶,但是裡面的塑膠微粒、一個個寶特瓶卻是這世界的污染源,我會減少對瓶裝水的依賴,自己帶水壺,多喝自己家裡和學校的飲用水。
  3. 團隊要有共識,真的!真的很不容易。光是分配誰帶什麼、下課集合討論,都沒有結論,有時候老師還要出來協調,才有下一步動作,不過,最後大家還是完成英語簡報,雖然報告內容沒有達到完美的目標,但是,我們都很滿意,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4. 省水計畫我最有感,我回家真的有用寶特瓶放在馬桶的水箱裡,似乎有省到水,可是不是很明顯,一個月的水費省不到10元,如果所有的馬桶通通改成省水馬桶應該就可以省更多。看到學校或其他地方水龍頭忘了關,我會主動去關起來。
  5. 視訊課程中,我們和非洲學生討論上課與下課後活動; 生活方式的差異,水,取得與使用差異; 三餐吃的食物,討論主食與烹煮方式; 討論貧民窟、飢餓與中輟的原因。踏進非洲,我看到很多孤兒、也看到好多躺在路上流浪漢,有很多孩子透過吸食強力膠來忘記飢餓的。另外,取水、挑水還真的很不容易,大家都提著20-50公升的水桶,走個20-30分鐘取水,真辛苦。我也實際使用打井水來使用,原來要傾斜45度左右放下桶子才能打水上來,我又學習到一個新技能,真棒!
  6. 原來非洲沒有台灣熱耶!真是意外,在雨季去,還會涼涼的喔!這裡的超市也有分等級喔,裡面也有賣很高級的東西,我捨不得買。路邊的小攤販賣的東西很便宜,但是我不敢買、也不敢嘗試。我以為非洲會很熱、東西都很便宜,這些都是錯誤的迷思,感謝老師帶我們來到我都不曾想過的國家「肯亞」!

教師課後省思

  1. 主題式跨領域課程設計,催化關心與參與全球議題的意願,透過省水與再生水議題融入,喚起師生們對「水」的重視,指導學生淨化水的方法與結合數學統計分析概念達到指導學生省水觀念。老師們分年設計議題融入課程,讓學生從接收全球議題,分析議題間的重要性與關聯性,並對議題批判反思提出解決策略並身體力行,達成全球公民的目標。
  2. 有深度、有廣度教材選編,教材內容與時俱進,同學關懷到自己生活環境林邊、佳冬因為過度養殖與抽取地下水造成淹水的原因。交流時更擴及語言交換例如肯亞語(斯瓦希里 Kiswahili)歌曲教唱、肯亞「禁塑」政策說明、超級比一比肯亞與台灣的不同,課程有深度的水資源探索,更有日常生活用語與政府政令說明。
  3. 愛同學、愛自己的家人,進而愛與關懷我們的國際夥伴。校園裡師生彼此關懷上學的情形,減少中輟情形。關懷家中的長者,更緊密結合家中親情。肯亞學生帶入校園,融入每天的日常生活,讓全校師生以更近的距離來了解非洲的教育與生活。

 

(二)校本國際教育課程—在地食農 傳播愛

 

(1) 學生七年級11個班全員參與。以班級農場為單位,每班可耕種農地,長50m、寬2.5m。一班40人,10人一組,共四組。

關鍵能力

學習目標

優(5分)

尚可(3分)

待加強(1分)

探究能力

J3-1運用圖書、網路資料進行搜集,分析探討饑荒產生的原因。

能蒐集資料分析5個饑荒國家產生的原因、問題與衝突,深入探究可行改善方法。

能蒐集資料分析2個饑荒國家的原因,能扼要析資料中饑荒產生原因、問題與可行的解決方法。

僅能簡單說出饑荒的原因,不完整說出解決饑荒的方法。

栽種成果

J3-2操作農場種植課程參與實作並且分享。

生產黃豆5公斤,足夠分享給社會弱勢團體,並且實際進行捐贈。

生產黃豆3公斤,僅夠提供全校營養午餐、家人或親戚食用,樂於與親師友分享。

生產黃豆1公斤,只足夠自行食用,無法分享給其他人。

經驗分享

J4-能與國外夥伴分享栽種方法,分析台灣農耕技術在多國之間的優勢與劣勢。

能以跨文化觀察力與反思力,分析出台灣農耕技術在日本、馬來西亞、肯亞、烏干達的優勢與劣勢。

能以跨文化觀察力與反思力,分析出台灣與另外二個國家農耕技術的差異。

無法辨識農業栽種技術,報告雜亂無章。

團隊合作

J3-2 操作農場種植課程,能積極參與實作內容。

能用心學習,態度積極、有效率、有秩序,參與小組耕作,無閒置人力。

學習態度普通,能參與小組耕作,但是不是很積極,偶爾有人未參與種植課程。

小組合作動能薄弱,經老師與同儕提醒後亦未見顯著改進。

 

 

全校8年級實施在地食農課程,學生在農場親手操作農作物的種植、灌溉、施肥與採收,近8成同學能明白主題想法、也能清楚說明栽種歷程與成果,充分展現個小組的團隊合作的精神。但是在探究作物的生長、提升產能與銷售技巧上表現普通。

學生質性回饋

  1. 以前都只是看農人在栽種、菜市場有阿公、阿婆挑著菜來賣。我從來都不知道播種、施肥、種菜、施肥、操作曳引機、使用腳動稻穀機的手勢、腳的協調度有這麼多的眉眉角角。還有喔!收成後還要帶回家煮菜,從洗菜、弄乾、清洗鍋子、火候大小、擺盤到開吃,天呀!重重關卡,「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我終於懂了!
  2. 有一次和肯亞的Lisa 到潮州市集去賣鳳梨、賣非洲的蜂蜜,真的好辛苦喔!站了一整天賣不到200元,錢真難賺。想到我爸爸,一整天都在工地裡,大太陽頂著烈日、下雨要穿著雨衣,天氣冷,還是為了我們這一家要出門工作。我真的要省一點錢,不要再讓爸爸擔心。
  3. 農場種植真的很有趣喔!我有一次,把農場的蔥當雜草拔掉,老師看到差一點昏倒,他說,你們都看不懂蔥和雜草嗎?我說對,老師當場一直搖頭,叫我再看一次蔥和雜草的樣子,呵呵!我終於看懂了,下次應該不會再拔錯了吧?
  4. 和Jason 一起種田很有趣,第一次和外國人一起種田,而且還要說英語,我用我的破英語跟他說,他竟然懂我在說什麼呢!真開心!

教師課後省思

  1. 第一次和馬來西亞的老師在台灣交流農場種植蔬菜,覺得好新奇。原來,台灣的農業真的「嚇嚇叫」喔!我們都是使用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有機栽種方式,蟲吃飽了,也不會來吃我們主要栽種的作物,這樣的栽種技巧連馬來西亞的老師都嘖嘖稱奇。
  2. 我們的學科大多著重在「認知」層面,忽略「情意」與「技能」兩大主軸。有機會帶領老師們走到農場,實地體驗「腳踏實地」的感覺,把鞋子脫下、捲起袖子、拿起秧苗親手栽種作物。原來,栽種是這麼專業的知識,這也開啟我不同的視野。
  3. 農場裡經常有外國的老師與專業人員來交流,我們很盡心、盡力來解說「活跳跳農場」的經營理念與願景。以前,我是商人,不曾種田。自從接手南榮國中食農課程,我們從整地、除草,將農地從新整理,並且劃分區域、到各大學學習專業的農業知識,再將這些知識帶回學校指導學生。農場有時的支出大於收入,感謝學校仍是本著照顧學生的心,發展在地特色課程,我們也會再努力開發新的知識、技能與栽種技巧回饋在南榮這塊土地上。